在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君臣关系和人性善恶的故事。其中,“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这一段落,便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揭示。以下为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初,弥子瑕母病,人闻,夜半往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啗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矣。”变而为罪。
翻译:
从前,弥子瑕受到卫国君主的宠爱。按照卫国的法律,私自驾驶君主车辆的人将被处以断足之刑。起初,弥子瑕的母亲生病了,有人半夜去告诉他这个消息,弥子瑕就假传命令,驾着君主的车出去了。后来,君主听说这件事后称赞他说:“多么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缘故,连断足的罪名都不顾了。”另一天,弥子瑕与君主一起在果园游玩,他吃了一个桃子觉得非常美味,但没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君主吃。君主又说:“你真是很爱我啊,舍不得自己吃好的东西,把美味留给我享用。”等到弥子瑕年老色衰,失去了君主的宠爱,并且得罪了君主之后,君主却说:“他以前曾经假传命令驾我的车,这本来就是个罪行。”
这段文字通过对比弥子瑕在得宠与失宠时对待他的态度变化,反映了君王的喜怒无常以及权势之下人际关系的脆弱性。它提醒我们,在权力面前,忠诚与美德往往难以持久,而真正的友谊或信任需要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同时,这也警示人们不要过于依赖外界的认可或评价来定义自我价值,而是应该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