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什么意思】“倏忽”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时间或事物变化的迅速、短暂。它在古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使用,但含义略有不同。以下是对“倏忽”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1. 基本释义:
“倏忽”意为“极快、突然、转瞬之间”,常用来形容时间流逝之快或事物变化之迅速。
2. 出处来源:
-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文中虽未直接出现“倏忽”,但“朝菌”“蟪蛄”等表达时间短暂的概念,与“倏忽”意义相近。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此处虽未用“倏忽”,但“直夜溃围南出”体现出动作迅速,类似“倏忽”的意境。
3. 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倏忽”多用于书面语,如:“时光倏忽,岁月如流”“人生倏忽,世事无常”。
二、词语辨析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与“倏忽”的区别 |
须臾 | 极短的时间 | 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 | 更强调“片刻”之意,偏具体时间 |
瞬间 | 极短的时刻 | 常用于描述动作或状态的快速变化 | 强调“瞬间发生” |
瞬息 | 一眨眼的功夫 | 多用于描写时间流逝快 | 比“倏忽”更强调“一刹那” |
倏忽 | 快速、突然、短暂 | 多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 | 更具文学色彩,常用于描写时间或情绪变化 |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 | 例句 | 说明 |
倏忽之间 | 他离开时,我们还来不及说再见,人已倏忽之间消失在人群中。 | 表示动作或人物迅速离去 |
倏忽岁月 | 岁月倏忽,转眼已是十年。 | 表达时间飞逝的感慨 |
倏忽而来 | 风雨倏忽而来,令人措手不及。 | 描述天气变化迅速 |
四、总结
“倏忽”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词语,主要表示时间或事物变化的迅速、短暂。它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在现代汉语中则更多用于书面表达,尤其是带有情感色彩或哲理意味的语境中。与其他表示“短暂时间”的词语相比,“倏忽”更具诗意和抽象感。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快速、突然、短暂 |
出处 | 《庄子》《史记》等古籍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时间或情绪的迅速变化 |
近义词 | 须臾、瞬间、瞬息 |
反义词 | 漫长、缓慢、持久 |
常见搭配 | 倏忽之间、倏忽岁月、倏忽而来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古汉语词汇,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