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执勤执法十不准规定】为规范交警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各地公安交警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交警执勤执法“十不准”规定》。该规定旨在明确执法纪律,强化队伍管理,确保执法公正、文明、规范。
以下是对“交警执勤执法十不准规定”的总结与梳理:
一、主要
1. 不准违规执法: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开展执法活动,不得滥用职权或超越权限。
2. 不准态度粗暴:在执法过程中保持耐心、礼貌,杜绝语言和行为上的不文明现象。
3. 不准接受当事人财物:严禁收受或索取当事人的礼品、礼金、宴请等,防止利益输送。
4. 不准酒后上岗:执法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严禁饮酒后执行公务。
5. 不准无证执法:所有执法行为必须由持有合法执法证件的人员进行。
6. 不准私设处罚项目:不得擅自设定或变相设置罚款、扣分等处罚措施。
7. 不准泄露执法信息:保护执法过程中的隐私信息,防止信息外泄。
8. 不准滥用警械装备: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警械、车辆等执法工具,避免过度使用。
9. 不准包庇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必须依法处理,不得隐瞒、包庇或纵容。
10. 不准干扰正常交通秩序:执法行为不得影响正常的道路通行,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二、“十不准”规定一览表
| 序号 | 不准内容 | 具体要求 |
| 1 | 不准违规执法 | 必须依据法律法规执行,不得越权或违法操作 |
| 2 | 不准态度粗暴 | 执法过程中应文明用语,避免言语冲突和肢体冲突 |
| 3 | 不准接受当事人财物 | 严禁收受礼品、礼金、宴请等,保持廉洁自律 |
| 4 | 不准酒后上岗 | 执法人员不得饮酒后参与执勤或执法活动 |
| 5 | 不准无证执法 | 执法人员必须持有效执法证件方可执行任务 |
| 6 | 不准私设处罚项目 | 罚款、扣分等处罚必须依据法定标准执行 |
| 7 | 不准泄露执法信息 | 保护执法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和案件细节 |
| 8 | 不准滥用警械装备 | 按照规定使用警械、车辆等执法工具,避免过度使用 |
| 9 | 不准包庇违法行为 | 对违法行为应依法查处,不得隐瞒或纵容 |
| 10 | 不准干扰正常交通秩序 | 执法行为应不影响道路通行,保障交通顺畅 |
通过严格执行“交警执勤执法十不准规定”,有助于提升交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对交警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