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说你又熬夜了,别太辛苦。”父亲的信里总是这样开头。那年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去远方求学,从此我们之间便多了一封封信件,成了沟通的桥梁。
那时候,电话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一封信要走好几天才能到。每次收到父亲的信,我都迫不及待地拆开,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他的气息。他写得不多,但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他关心我的生活,提醒我注意身体,也常常提起家里的琐事,像是院子里的桂花开了,母亲种的菜长势很好。
有一次,我因为考试失利心情低落,整整三天没回信。第四天,父亲的信来了,信上只有一句话:“孩子,失败不可怕,重要的是不放弃。”这句话让我瞬间泪目。原来,他一直都在关注着我,哪怕我沉默不语,他也从未放弃过我。
后来,我渐渐习惯了写信,也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父亲的信里,有时会夹着几片干枯的树叶,那是他从老家捡来的;有时是一张旧照片,记录着我们的回忆。这些信件,成了我最珍贵的宝藏。
如今,虽然我们不再靠书信联系,但那份跨越千里的父子情,却从未改变。每当我看到窗外的落叶,总会想起父亲写的那些信,想起他默默的牵挂与支持。
书信虽旧,情意犹新。那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情感,是岁月沉淀下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