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这句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琵琶女在众人多次呼唤下才缓缓出场的情景,她一边弹奏琵琶,一边用半边脸庞遮掩自己,表现出一种羞涩、矜持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这一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音乐与情感交融的独特理解。它常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外界关注时的犹豫、害羞或不愿轻易展现真实自我的状态。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白居易《琵琶行》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背景 | 诗人听一位琵琶女演奏后,感慨其身世和技艺,写下此诗 |
意境 | 描绘琵琶女出场时的羞涩与含蓄 |
二、诗句解析
词语 | 解释 |
千呼万唤 | 形容多次呼唤、催促 |
始出来 | 最终才现身 |
犹抱琵琶 | 仍然抱着琵琶不放 |
半遮面 | 用一半的脸遮掩,表现羞涩 |
三、诗句意义与延伸
方面 | 内容 |
表层意思 | 描述琵琶女出场时的羞涩与矜持 |
深层含义 | 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孤独、自卑、不愿示人等 |
文化象征 | 成为描写女性含蓄、内敛性格的经典意象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形容人物的心理状态 |
四、相关诗句对比
诗句 | 出处 | 相似点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都描写人物或景物的含蓄美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平调》 | 描写美人姿态,与琵琶女有异曲同工之妙 |
五、总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是白居易笔下的经典描写,更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含蓄、羞涩与内心复杂的典型意象。它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层次,体现了古诗语言的精炼与深邃。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这句话都能引发人们对人性、情感和艺术美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