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鼠》古诗原文及翻译】《相鼠》是《诗经·鄘风》中的一篇讽刺诗,通过描写老鼠的丑陋与无德,来讽刺那些行为不端、道德败坏的人。全诗语言犀利,情感强烈,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一、
《相鼠》是一首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古代诗歌,作者以“鼠”为喻,揭露了社会上一些人品德低劣、行为卑劣的现象。诗中通过对老鼠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这类人的鄙视和愤怒。此诗在结构上采用重复句式,增强了语气的力度,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愤懑之情。
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内容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表现出诗人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强烈不满。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却无礼仪。 |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做人没有礼仪,不死还等什么? |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 看那老鼠还有牙,做人却不知节制。 |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 做人不知节制,不死还等什么? |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 看那老鼠还有躯体,做人却不懂礼义。 |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 做人不懂礼义,为什么不快点死去? |
三、结语
《相鼠》作为《诗经》中的一篇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古人对道德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不道德行为的强烈谴责。通过“鼠”的比喻,诗人将人性的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这首诗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道德与行为的深刻思考。